清末“国体”“政体”区分说的源起与变异  

The Origin and Variation of the Theory of Differentiating"Cuo Ti"from"Zheng Ti"in the LateQing Dynast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邓华莹 Deng Huaying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广州510275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19年第4期20-28,共9页MODERN HISTORY OF CHINA

基  金:2018年度中山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培育项目。

摘  要:清末接引东学而来,与国家类型知识紧密相关的“国体”“政体”本非迥别,随后穗积八束等人以主权、统治权所在及其行使形式为标准截然区分“国体”“政体”的学说传入。穗积八束等人在“国体”“政体”具体有哪些类型,是否严格限定“国体”指称范畴以及国家、君主能否同时是统治权主体等问题上虽有分歧,但一致强调日本实行立宪政体后仍是君主为主权、统治权主体的君主国体,旨在尊崇天皇、君权。受“国体”“政体”难以厘别和译者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不足等因素影响,“国体”“政体”区分说在引进传播的过程中多有随意调换概念和杂不同说法等情况,使得“国体”“政体”涵义所指纷歧百出,益加纠缠不清。

关 键 词:国体 政体 君主主权论 

分 类 号:D62[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