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彭春凌[1] Peng Chunling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100101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20年第12期104-117,共14页MODERN HISTORY OF CHINA
摘 要:章太炎与日本哲学家井上哲次郎,从受到英语世界传入的生物和社会进化学说影响,到融合佛教和德国哲学来解决深层次的形而上学问题,思想轨迹高度相似。在章太炎“转俗成真”的思想转变过程中,他深入阅读、援引过崎正治、井上圆了、森内政昌等井上哲次郎学生的作品。日本汉学家馆森鸿《似而非笔》透露的关键事实和蛛丝马迹,结合其他中国学者对井上哲次郎的记述,可以确证1899年章太炎在东京与井上哲次郎的交往,以及双方多次交谈的大致内容。由此出发,章太炎与明治思想界、乃至与19世纪末欧亚思想之间的内在联动机制得以打通。章太炎通过井上哲次郎来框定其周边的重要阅读对象,采择支撑或组建自身思想的元素。面对进化学说所揭示的人类命运的巨大不确定性,章太炎的认识论和伦理观与井上哲次郎却大相径庭。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