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西安工程大学,陕西西安710000
出 处:《法制博览》2023年第21期42-44,共3页Legality Vision
摘 要: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确定了被害人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主体地位,赋予了被害人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广泛的诉讼权利,但在实践中,司法机关在维护被害人合法权益上仍存在漏洞和不足,这就使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范围逐渐缩小。因此加强刑事诉讼过程中对被害人权益的保护,并适当平衡被告人和被害人的权利,已成为刑事诉讼实务界和理论界的普遍发展趋势。所以,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如何保障?被害人与被告人诉讼中权利如何平衡?理所当然也成为我国刑事诉讼理论界与实务界所聚焦的热点问题。本文将对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中被害人权利保护的缺失及解决路径加以分析,希望能推进我国构建被害人与被告人相接近的刑事诉讼权利格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