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家宇 杨胜波 Zhou Jiayu;Yang Shengbo(Department of Anatomy,Zunyi Medical University,Zunyi 563099,China)
机构地区:[1]遵义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贵州遵义563099
出 处:《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23年第4期496-498,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atom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60217);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基础-ZK[2023]重点056)。
摘 要:脑卒中、脊髓损伤、多发性侧索硬化、脑外伤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常随病情进展出现不同程度的肌痉挛。前臂前群肌属于高发痉挛肌,69%的脑卒中患者会出现明显肌痉挛[1],表现为肘、掌指和指间关节屈曲以及前臂旋前等畸形,影响生活质量[2]。肌外注射苯酚或乙醇的神经溶解术和肌内注射肉毒毒素A(Botulinum toxin A,BTX-A)的化学神经阻断术是治疗痉挛的常用方法[3,4],其疗效依赖于靶点位置的准确程度。临床可根据大体解剖描述借助徒手触摸、肌电图、电刺激或超声引导等方法进行靶点定位[5]。这些定位方法各有利弊。本文对前臂前群肌痉挛神经阻滞时相关阻滞靶点定位的研究进行综述,期为肌痉挛治疗靶点定位提供合理的选择。
关 键 词:前臂前群肌 肌痉挛 神经肌肉阻滞 靶点定位 综述
分 类 号:R322[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