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7期40-42,共3页Journal of Doctors Online
基 金:河源市科技计划项目(河科社114)。
摘 要: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危险因素及自制皮下负压引流的预防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并根据切口愈合情况分为切口愈合不良组以及切口愈合良好组,对有可能影响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包括患者年龄、腹壁脂肪厚度、术后发热史、术前贫血史、糖尿病血糖控制程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史、高频电刀使用情况、有无酒精接触脂肪、术后进食时间、是否皮下缝合、术前低蛋白血症及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对照组产妇未给予自制皮下负压引流预防。选择同时期我院收治的62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组,采用自制皮下负压引流预防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评估对照组和研究组产妇腹部切口感染率、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率、甲级愈合率、换药次数、住院时间。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切口愈合不良组与良好组产妇的年龄、术后发热史、术前贫血史、糖尿病血糖控制程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史、术前低蛋白血症、有无酒精接触脂肪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切口愈合不良组与良好组产妇的腹壁脂肪厚度、高频电刀使用情况、术后进食时间、是否皮下缝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腹壁脂肪厚度>3 cm、皮下未缝合、使用高频电刀、术后进食时间晚于72 h是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研究组产妇腹部切口感染率、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换药次数、住院时间均少/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壁脂肪厚度>3 cm、皮下未缝合、使用高频电刀、术后进食时间晚于72 h是导致剖宫产产妇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上�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6.6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