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郑雄 Zheng Xiong
机构地区:[1]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
出 处:《文学评论》2023年第4期177-185,共9页Literary Review
摘 要:在唐宋士人手中,源自陶渊明诗文而以“北窗”“南窗”为代表的两组意象,开始分化为两个独立典故。两个典故各有其统属意象与涵义,但随着时间推移与引用日增,进而产生出两者意象截搭使用的浑融形态。究其原因,一则取决于诗歌抒情功能、人类情感特征及典故生成方式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二则来自士人对于两典故一并塑造出的陶渊明式士大夫形象的推崇与向往。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四是浑融两典故的著名用例,也是文学史上的陶诗论名篇,郭绍虞盛赞其度越南朝以降论陶诗者而堪称“定论”,但梳理历代陶诗批评可知,无论在理论框架或是主要内容方面,元氏论说实皆未出前人藩篱,故其批评史价值也有待重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1.55.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