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浩皓 沈安吉 Sun Haohao;Shen Anji
机构地区:[1]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江苏南京210037
出 处:《艺术科技》2023年第16期1-5,共5页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 金:2021年度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美好城乡建设中江苏乡村公共空间的重构模式研究——以南京江宁区为取样对象”成果,项目编号:202110298094Y。
摘 要:乡村振兴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提出的战略目标,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体要求,旨在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特别是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原有的公共空间已难以适应新的使用群体与需求。为此,文章以“三生空间”为基底,寻求乡村公共空间拓展和转型的新路径。将乡村公共空间置于“三生空间”的框架下加以考察,以南京市高淳区和睦涧村、下坝村、东风村及河南村为例,通过ArcGIS可视化分析,整合研究对象简况及其三生空间、公共空间的现状,进而得出研究对象三生空间及公共空间存在以下问题:在三生空间方面,存在生产空间协同性不强、村民生活空间特色不明显、生态空间整合度不足三个问题;在公共空间方面,存在公共空间边界固化、服务人群单一、功能滞后三个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在公共空间转型与拓展两个方面提出重构目标,从生产、生活、生态三个维度提出重构策略,以三生空间的优化实现乡村公共空间的重构。为乡村公共空间重构提出建设性意见,使乡村公共空间成为承载村民生活、服务经济生产、带动文旅产业的综合体,走出消亡衰败的困境,赋予其永恒价值。
关 键 词:“三生空间” 三生融合 乡村公共空间 重构 南京
分 类 号:TU982.29[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