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时蛛网膜下隙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子宫收缩的影响  被引量:1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青林[1] 徐铭军[1]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麻醉科,北京100026

出  处:《中国医刊》2023年第8期888-891,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e

基  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一般项目(KM201810025027)。

摘  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时蛛网膜下隙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子宫收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拟进行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足月(孕周≥37周)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30例。A组于蛛网膜下隙推注0.5%罗哌卡因3mg,B组于蛛网膜下隙推注0.2%罗哌卡因3mg,C组于蛛网膜下隙推注0.1%罗哌卡因3mg,D组于蛛网膜下隙推注0.05%罗哌卡因3mg。A组、C组各有1例孕妇因进行紧急剖宫产而排除,B组有2例孕妇因进行紧急剖宫产而排除,最终A组、B组、C组和D组的例数分别为29例、28例、29例和30例。比较分析四组孕妇的运动阻滞效果,分娩镇痛前后不同时间点的子宫收缩情况,以及母婴结局指标。结果B组、C组和D组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显著长于A组(P<0.05),且D组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显著长于B组、C组(P<0.05)。推注罗哌卡因10min后,B组、C组和D组的改良Bromage分级为0级的比例均显著高于A组(P<0.05),C组和D组的改良Bromage分级为0级的比例均显著高于B组(P<0.05)。推注罗哌卡因后5、10、15、30min,C组和D组孕妇的子宫收缩持续时间均显著长于A组和B组(P<0.05),子宫收缩间隔时间均显著短于A组和B组(P<0.05);推注罗哌卡因后5、10、15min,D组孕妇的子宫收缩持续时间均显著长于C组(P<0.05),子宫收缩间隔时间均显著短于C组(P<0.05)。四组孕妇的胎心监护异常发生率、剖宫产率、产钳使用率以及新生儿出生后1、5、10min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时蛛网膜下隙应用0.05%的罗哌卡因对子宫收缩影响最小,且下肢运动阻滞较轻,安全性较好。

关 键 词:腰-硬联合阻滞 分娩镇痛 蛛网膜下隙 罗哌卡因 子宫收缩 

分 类 号:R614[医药卫生—麻醉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