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的《诗》学观与《牡丹亭》之《诗经》阐释  

Tang Xianzu's View about The Book of Songs and The Peony Pavilion's Referenc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颜敏 YAN Min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84

出  处:《武陵学刊》2023年第4期89-95,共7页Journal of Wuling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汉之际社会转型与文学演进研究”(19AZW007)。

摘  要:汤显祖熟谙《诗经》,以“至情说”解读《诗经》,发现《诗经》的抒情本质。《牡丹亭》用《诗》受其《诗》学观影响。《牡丹亭》借《诗经》展开对卫道者的抨击,视陈最良、杜宝为维护封建伦理的传统《诗》教的代表,借杜丽娘之死讽刺了传统《诗》学观。杜丽娘以《关雎》《国风》为情诗,代表了明代新兴的《诗》学观。汤显祖继承《诗大序》的文学教化观,而不局限于封建伦理道德,仿《诗大序》创作戏曲专论,反拨晚明纵欲之风。杜丽娘逐情却不纵欲,是对传统《诗》教“好色而不淫”之旨的复归。

关 键 词:汤显祖 《牡丹亭》 《诗》学观 《诗》学史 

分 类 号:I206.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