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的口语属性与中国新诗的肉身化品格  

The Oral Attributes of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and the Corporeal Property of Chinese New Poetr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向天渊[1,2] 周梦瑜 XIANG Tianyuan;ZHOU Mengyu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重庆400715 [2]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重庆400715

出  处:《江汉学术》2023年第4期65-74,共10页JIANGHAN ACADEMIC

基  金:西南大学2035先导计划项目“现代汉语诗学话语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关系研究”(SWUPilotPlan016)。

摘  要:作为现代汉语书面语,“白话”是加工过的口语,甚至有欧化倾向,但由于新文学家“言文合一”的强烈意愿及创作实践,使得白话仍具有鲜明的口语特征。而“语音”与肉身及心智有直接、内在的关联性,比“文字”更切近艺术本质。语言口语化,除了生动、形象之外,还能增强现场感、亲在性。从胡适“放脚鞋样”到戴望舒的“语吻美”,从非非主义“打开肉体之门”到于坚的“诗言体”,再到“下半身写作”,新诗在白话、口语的道路上,与“肉身”产生隐秘纠葛。现代汉语的口语属性,容易发展成自由体新诗,格律体新诗的发展注定更加艰难。诗语口语化,看似与诗学之道反向而行,实则体现破旧立新的艺术规律,颇具“反者道之动”的辩证精神。

关 键 词:现代汉语 中国新诗 口语性 口语诗 下半身诗歌 身体写作 肉身化 

分 类 号:I207.25[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