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210004
出 处:《国际儿科学杂志》2023年第6期425-427,共3页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s
基 金:江苏省科技厅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BK20221182)。
摘 要:目的总结手术治疗早产低体重儿胎粪性肠梗阻(meconium ileus,MI)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于该院新生儿科住院、经外科手术治疗的6例早产低体重MI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3例,出生胎龄25周^(+3)~33周^(+5),平均28周^(+4),体重770~1390 g,平均1013 g。分析初次手术时机、术中所见、病理以及初次手术方式选择,并对后续治疗进行随访。结果6例中,2例MI因腹胀症状加重保守治疗无效,术中证实为回肠远段胎粪结节状或橡皮泥样梗阻,远端肠发育不良,行肠腔减压冲洗及回肠Santulli肠造瘘术;4例为胎粪梗阻、远端肠发育不良、回肠坏死穿孔、胎粪性腹膜炎,其中3例行腹腔冲洗、肠腔减压冲洗、坏死肠管切除及回肠双腔肠造瘘术,1例行肠腔减压冲洗、腹腔冲洗及回肠Santulli肠造瘘术。术后生命营养支持,分别经过8~12周后二期关闭瘘口;1例行回肠Santulli肠造瘘术患儿病程中因发生纤维索条黏连闭袢性梗阻行双腔小肠造瘘,7周后关闭瘘口;1例回肠双腔肠造瘘术后3个月因造口肠管套叠脱垂,急诊行肠管复位并改为回肠Santulli肠造瘘,3个月后关闭瘘口。6例患儿全部治愈,无死亡及放弃病例。结论对于早产低体重患儿MI,早期及时外科手术干预,采用通畅引流的肠造瘘术式能提高存活率,为二期根治创造条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8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