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红盼 熊肖 蔡海亚[2] 刘刚 张硕 何永刚 焦春海[2] 徐乐 徐延浩 Wang Hongpan
机构地区:[1]长江大学农学院/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荆州434025 [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64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3年第12期78-85,共8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21BBA225);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团队项目(编号:2021-620-000-001-01)。
摘 要:探究在南方湿热背景下灌浆期高温胁迫对小麦籽粒粒型的影响,并对粒型的耐高温性进行评价,为该地区的小麦耐热育种研究提供更多信息。以来源广泛并在长江流域种植后正常结实的234份小麦品种(系)为材料,采用人工气候生长室模拟高温[较室外对照高(8±1.6)℃],在小麦花后1周高温处理10 d,收获后利用万森自动考种仪测量对照和高温处理下小麦籽粒的粒长、粒宽、直径、圆度、周长以及面积。高温处理导致参试小麦6个粒型指标整体下降,下降程度为粒宽>圆度>面积>直径>粒长>周长。根据耐高温系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分析法、聚类分析法评价参试小麦的耐高温性,建立基于6个粒型指标的耐高温评价函数方程。高温处理对小麦不同粒型指标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粒宽受影响程度最大;不同品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高温性,其中北京12、偃大25、徐麦27号等多个品种(系)表现出较强的耐高温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