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秦天宝[1]
出 处:《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4期73-74,共2页China University Academic Abstracts
摘 要:作为社科法学的智识来源之一,社会理论得以介人环境法学的契机在于环境法教义学的不完全自足:一定程度地依赖其他部门法教义学,具有较为鲜明的跨域性和非自决性。此外,从领域法的角度观察,环境法的调整对象较为杂,环境法律规范的塑造逻辑呈现为进路多元的复数模式;从生活领域的角度观察,环境法治实践从未出现完全无涉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范畴的现象。
关 键 词:法教义学 社科法学 法治实践 环境法学 调整对象 环境法律规范 理论进路
分 类 号:D922.68[政治法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22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