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从对“类”的关注转到对现实个体的重视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书俊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240

出  处:《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4期199-199,共1页China University Academic Abstracts

摘  要:马克思从反对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到赞同费尔巴哈的人本学意义上“类本质”,摆脱了黑格尔的自我意识的束缚;然而,马克思并没有将所谓的“类存在”“类生活”看作是人类追求的最终目标。马克思提出“类存在”“类生活”是以“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作为理论前提的,“类本质”的观点则直接来自费尔巴哈。

关 键 词:人的最高本质 类本质 自我意识 费尔巴哈 人本学 黑格尔 理论前提 最终目标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B0-0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