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免疫吸附技术治疗系统性硬化症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牛敏[1] 原菁蔓 闫美茜 乔晶 杨西超 

机构地区:[1]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风湿免疫内分泌科,陕西西安710054

出  处:《陕西医学杂志》2023年第8期1025-1028,共4页Shaanxi Medical Journal

基  金: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SF-074)。

摘  要:目的:研究蛋白A免疫吸附、DNA免疫吸附、HA280血液灌流三种不同免疫吸附法治疗系统性硬化症(SS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40例SSc初治患者,随机分成四组,依次为常规组(10例)、蛋白A组(10例)、DNA组(10例)和HA280组(10例)。常规组给予泼尼松20 mg/d、甲氨蝶呤10 mg/周;蛋白A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蛋白A免疫吸附,DNA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DNA免疫吸附,HA280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HA280血液灌流。比较四组治疗前后所测定的炎症指标、免疫指标、经改良Rodnan皮肤评分、甲襞微循环形态及治疗安全性。结果:三组免疫吸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沉、C反应蛋白(CRP)、改良Rodnan皮肤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均P<0.05)。与常规治疗组相比,三组免疫吸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沉水平均明显下降(均P<0.05)。三组免疫吸附治疗组之间相比,治疗后的血沉、CRP、Rodnan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蛋白A组和DNA组患者治疗后IgG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均P<0.05),HA280组患者治疗后IgG、IgM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均P<0.05)。与常规组相比,蛋白A组和DNA组患者IgG水平均明显下降(均P<0.05),HA280组患者IgG、IgM水平明显下降(均P<0.05)。三组免疫吸附治疗组之间相比,治疗后的IgG、IgM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三组免疫吸附治疗组患者输入支管径、输出支管径、管袢长度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小(均P<0.05)。三组免疫吸附治疗组之间相比,治疗后的管径、管袢长度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在所有患者中,DAN免疫吸附治疗组中有1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胸闷、气短,HA280血液灌流治疗组中有1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头晕,其他患者无不适。结论:蛋白A免疫吸附、DNA免疫吸附、HA280血液灌流三种不同免疫吸附法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的短期疗效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炎症、缓解皮肤硬化,�

关 键 词:系统性硬化症 蛋白A免疫吸附 DNA免疫吸附 HA280血液灌流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分 类 号:R593.25[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