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霍邱县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安徽霍邱237400 [2]霍邱县城关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安徽霍邱237400
出 处:《安徽农学通报》2023年第12期90-93,共4页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摘 要:秸秆还田的方式对小麦生长发育以及赤霉病的发生有着较大的影响。本文以霍邱县地区为例,开展了不同水稻秸秆还田方式对小麦生长性状及赤霉病的发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小麦拔节之前,秸秆还田不同的处理方式对小麦生长发育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秸秆粉碎深翻或喷施秸秆腐熟剂或撒施生物有机肥都对小麦的出苗、生长整齐度、麦苗大小均匀性、根系长势有促进作用。秸秆还田不同的处理方式在小麦拔节期后对赤霉病病菌基数以及后期发生危害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秸秆全量粉碎还田后再旋耕,然后喷施枯草芽孢杆菌对赤霉病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赤霉病菌枝带菌率为0;秸秆全量粉碎还田再旋耕对赤霉病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差,赤霉病菌枝带菌率为5.85%。②小麦灌浆末期调查,秸秆全量粉碎还田然后再喷洒秸秆腐熟剂,最后进行深翻(20 cm以下)处理,对控制小麦赤霉病发生的效果最好,达到86.58%;秸秆进行半量粉碎还田然后进行深翻(20 cm以下)处理,对控制小麦赤霉病发生的效果次之,达到83.98%;其他处理也有不同程度的控制效果,其中秸秆粉碎全量还田后再进行旋耕,最后播撒生物肥处理对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最差,为73.16%。
分 类 号:S435[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9.107.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