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郝凤桐[1]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100020
出 处:《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23年第3期288-288,共1页Chinese Journal of Industrial Medicine
摘 要:近年来,氯乙烯泄露或引发火灾等导致接触人群出现头痛、呕吐、眼灼痛等事件多发,至此,人类于1833年首次合成的这一古老化学品[1]再次引发了人们的关注。本期通过对氯乙烯相关知识的介绍,提醒并加深您对其毒性的认识。1 理化性质及毒物代谢动力学氯乙烯又名乙烯基氯,常温常压条件下为无色、呈芳香气味的气体,低于12~14 ℃或加压时呈液态,该性质使其意外泄漏时进行液态回收成为可能。氯乙烯易燃、易爆、易挥发,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