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任辉 杨汐 王海全[3] 宋海平 王启堂[1] 邵长卿 REN Hui;YANG Xi;WANG Hai-quan
机构地区:[1]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青岛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山东青岛266000 [2]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乳腺外科,重庆400038 [3]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青岛市中心医院肿瘤外科,山东青岛266000 [4]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青岛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山东青岛266000
出 处:《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23年第7期553-555,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urrent Advances in General Surgery
基 金:青岛市2017年度医药科研指导计划(2017-WJZD061);青岛市乳腺癌放疗抵抗专家工作站基金支持项目(2018年)。
摘 要:探讨亚甲蓝染色定位技术在确定非哺乳期乳腺炎手术切除范围中的应用价值。收集2015年1月—2019年10月因非哺乳期乳腺炎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入组病例术前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认病变边界,观察组以彩超为指引,距离病变边界1 cm以亚甲蓝定位于腺体表面,作为手术切除的边界;对照组单纯依据彩超定位病变边界,在其外侧1 cm于体表标记作为手术切除范围。标本切除后进行剖检,测量最小切缘>0.5 cm的病例数,以及最大切缘>2 cm的病例数,并统计两组切缘情况。术后随访1年内病变复发情况,从手术精准性及术后复发率两方面比较两种方法的手术效果。术后全部病例均未失访。观察组中,32例(78.05%)最小切缘>0.5 cm;对照组中,22例(53.66%)最小切缘>0.5 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观察组中,11例(26.83%)最大切缘>2 cm;对照组中,23例(56.1%)最大切缘>2 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在术后随访中,观察组2例(4.88%)患者术后1年内复发;对照组9例(21.95%)患者术后1年内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采用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亚甲蓝定位病变边界指引非哺乳期乳腺炎手术切除范围的方法较常规方法在手术精准性及降低术后复发率两方面均有优势。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