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瀚卿 艾秋池 刘梦碟 徐美涛 谭山 邢军超 侯天勇
机构地区:[1]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重庆400038 [2]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重庆400038
出 处:《重庆医学》2023年第S01期200-205,共6页Chongqing medicine
摘 要:颈椎后路手术技术对于治疗颈椎后方张力带结构损伤、复杂的交锁性颈椎骨折脱位、颈椎后方结构受到侵犯的感染、肿瘤等疾病、需后路矫形的颈椎畸形,在技术方案的选择上一般不存在争议,但对于颈椎退行性疾病的手术技术选择上仍存在争议,尤其是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的外科手术治疗。众所周知脊髓型颈椎病是指以脊髓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主要是因为各种因素[颈椎间盘退变突出、后纵韧带骨化(OPLL)、黄韧带骨化等]导致脊髓受压,椎管狭窄所致。此类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丧失工作能力,并有一定的致瘫风险,保守治疗效果往往较差,需外科手术干预。对于≥3个节段的或压迫来自后方的脊髓型颈椎病常采用后路手术干预,因为受累节段越多,前路手术并发症发生的概率越大,国内外已基本达成共识。以往很长一段时间,单纯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被视为一种“金标准”的后路手术方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认识不断提高,病例数的积累,发现单纯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后并发症,尤其是颈椎后凸畸形,节段失稳的发生率非常高,导致再次出现脊髓症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后路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LP),后路椎板切除融合术(LF)成为目前颈后路治疗的主要技术手段,但两者之间如何选择,存在争议。笔者复习相关文献,对两种手术方式进行总结,综述如下。
关 键 词: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后路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 后路椎板切除融合术 后纵韧带骨化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