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超声在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龙红 张青海 唐毅[1] 胡政琪 刘志斌 何晋[1] 

机构地区:[1]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湖南省心力衰竭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长沙410005

出  处:《重庆医学》2023年第S01期205-208,共4页Chongqing medicine

基  金: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202103012371);临床医疗技术创新引导项目(2020SK50923)。

摘  要:心力衰竭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也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和最主要死因,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极大经济负担。根据2020年我国心力衰竭医疗质量控制报告,心力衰竭患者平均年龄为(67±14)岁,5年全因病死率为55.4%,心血管病死率为49.6%,中位生存时间为34个月[1]。绝大多数的心力衰竭都是以左心力衰竭开始的,即首先表现为肺淤血,与预后不良相关。因此,以及时监测和有效缓解肺淤血在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的管理中都至关重要。肺超声(LUS)成是一种新兴的、无创的评估肺淤血的方法。1997年,LICHTENSTEIN等首次在肺脏中发现“彗星尾征”并提出了这种伪影可用于诊断肺泡间质综合征。随后大量研究通过对胸部X线与肺部超声测得的B线数目对比分析发现,在评估血管外肺水的应用中,二者具有极强的相关性。从此,肺超声B线被广泛应用于心脏病学。2019年,欧洲专家共识提出,肺部超声是评估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肺淤血的工具,可以定量或半定量肺水肿,在心力衰竭患者的管理中具有诊断、监测、治疗和预后价值[2]。202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南推荐将肺超声应用于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前及出院后的管理[3]。现就肺超声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关 键 词:肺超声 心力衰竭 肺淤血 

分 类 号:R541.6[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