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蒋忠波[1] Jiang Zhongbo
机构地区:[1]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2019年第7期22-37,共16页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会舆论引导的效果及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3CXW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由于群体极化具有用来分析公众舆论、群体事件等的理论潜能,因此近年来在新闻传播领域尤其是网络传播领域中应用颇多。然而,就国内相关研究的现状来看,人们对群体极化的理解还不够深入,甚而还存在着不少的偏差,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对谁是“群体极化”概念的提出者不清楚,甚至出现了大面积的偏误;二,对群体极化含义的理解有偏差进而导致研究设计上的失误;三,常常将群体极化视为非理性的现象或者结果。论文对群体极化的原始文献进行仔细梳理后,从群体极化概念的形成、群体极化的含义、群体极化是否非理性、群体极化的影响因素等四个层面进行了细致辨析,以期进一步推动群体极化研究的深入发展。
分 类 号:TN9[电子电信—信息与通信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