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白彤东[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哲学文摘)》2021年第2期53-54,共2页PHILOSOPHY DIGEST
摘 要:儒家与法家在中国传统政治中占据核心地位。了解二者之间如何互动,是中国政治史与思想史的重要话题。二者争论的核心之一的政治与道德之关系的问题,也是政治哲学里的一个重要话题。在法家中间,韩非子对儒家的批评最全面也是最激烈。即使在韩非子的时代,儒家已经呈现了多元性。与先秦最重要的儒家孔、孟、苟对比,韩非子所挑战的儒家,与《孟子》文本反映出来的孟子式的理论最为契合。通过澄清,同情儒家的学者可以看到,面对韩非子的挑战,对儒家的何种辩护是无效的,因而也可以意识到,对儒家的何种辩护才可能真正抵御住韩非子的深刻挑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