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围绕马克思货币学说的三次争论及其理论史意蕴  被引量:1

Three controversies over Marx's monetary theor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and their historical implication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袁辉 Yuan Hui

机构地区:[1]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北京100091

出  处:《当代经济研究》2023年第7期62-70,共9页Contemporary Economic Research

基  金: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院)级科研项目(2022QN032)。

摘  要:21世纪初,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法因、拉帕维查斯等人为一方,以社会学家泽利泽、政治经济学者英格汉姆、布莱恩和拉弗蒂为另一方,分别围绕“多元货币还是货币一般”“信用本质还是交换本质”“金融衍生产品能否成为货币”等论题展开过激烈争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从货币一般的交换本质出发,批判了泽利泽的多元货币观和英格汉姆的信用关系论,进而揭示了国际市场上金融衍生产品的通约假象,以及由此产生的货币幻觉。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系统回顾这三次争论,可以深化对货币金融本质和规律的理解,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货币金融理论。

关 键 词:多元货币 货币一般 交换关系 信用关系 金融衍生产品 

分 类 号:F031.2[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09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