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全科护理》2023年第23期3258-3261,共4页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Nursing
摘 要:目的:探讨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呼吸模式联合俯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呼吸功能及血清表面活性蛋白D(SP-D)及唾液酸化大分子黏蛋白(K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103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1)和联合组(n=52)。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干预联合俯卧位通气,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APRV呼吸模式,观察两组病人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a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呼吸动力学变化(呼气末正压、气道峰压、平均气道压)及肺损伤生物学标志物水平[血清表面活性蛋白D(SP-D)、唾液酸化大分子黏蛋白(KL-6)、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治疗24、48 h后两组病人PaO_(2)、SaO_(2)、PaO_(2)/FiO_(2)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aCO_(2)均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4、48 h后两组病人呼气末正压、气道峰压、平均气道压均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4 h后两组病人SP-D、KL-6、VEGF均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PRV呼吸模式联合俯卧位通气能够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呼吸功能,调节血流动力学,缓解肺损伤。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6.1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