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出 处:《江汉论坛》2023年第8期85-92,共8页
基 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文学谱系研究”(11JZD034)。
摘 要:《六经》是三代的礼乐政治典章制度和历史记述,孔子之前,其“经”的地位已基本确立,战国《六经》也不包含儒家著作,诸子都继承发展《六经》某方面的思想。《六经》非儒家所作,自其产生直至今天,也非儒家专门研习。虽孔子《春秋》、《论语》和《孝经》在汉以来一直被视为“经”,《明史》《清史稿》也将孔子《春秋》、《四书》列入了“经部”,但其他儒家著述在目录学著作中都记载在“子部”的“儒家”之列。一些小学著作从《汉志》到《清史稿》也纳入了“经部”,其学也当为“经学”,但这些小学类著作也非儒家所作。《六经》和小学著作既非儒家所作,也非儒家专门所传,故不能视《六经》为儒家的专门经典,也不能视经学为儒学。但汉以来的“经”中有儒家经典,故经学中有儒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