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不同因素对长大二元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哲 李晨雷 宋承磊 齐昆龙 豆雅晴 韦怡林 李新建[1] 李秀领 乔瑞敏[1] 王克君 杨峰[1] 韩雪蕾[1] 

机构地区:[1]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南郑州450046

出  处:《中国畜牧杂志》2023年第8期219-223,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基  金:河南省农业良种联合攻关项目(2022020101);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1301202)。

摘  要:本实验以河南某规模化猪场长大二元母猪的繁殖性能数据为基础,通过分析配种季节、分娩季节、干预方式、妊娠天数、胎次和哺乳天数等因素对长大二元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旨在探索长大二元母猪最佳饲养管理方法以提高母猪生产性能。结果显示:秋季配种的总产仔数和健仔数显著高于春季;秋季分娩的总产仔和健仔数显著高于夏季,畸形数显著低于夏季和冬季;自然分娩组的总产仔数和健仔数显著高于氯前列醇钠组,且弱仔数和畸形数显著低于氯前列醇钠组;在不同干预方式下,妊娠天数在113~115 d的总产仔数最高,总产仔数和健仔数显著高于119~121 d;随着胎次的增加,生产性能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第1胎次的总产仔数和健仔数显著低于其他胎次,第2胎次的总产仔数显著低于第3、4胎次;随着哺乳天数增加,下一胎生产性能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哺乳天数在25~28 d的母猪下一胎总产仔数和健仔数最高,显著高于20 d及以下。综上所述,配种季节、分娩季节、干预方式、妊娠天数、胎次和哺乳天数均能影响长大二元母猪的繁殖性能,其中3~4胎次的经产母猪在秋季进行配种并自然分娩,妊娠天数和哺乳天数分别维持在113~115 d和25~28 d,能够充分发挥长大二元母猪的繁殖潜力,本实验结果为提高规模化猪场批次化生产效率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 键 词:长大二元母猪 繁殖性能 影响因素 总产仔数 健仔数 

分 类 号:S828.2[农业科学—畜牧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