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意义化的空间——论李凤群“长江”系列小说的“岛”意象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戴瑶琴[1] 

机构地区:[1]大连理工大学中文系

出  处:《当代文坛》2023年第5期166-171,共6页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世纪海外华文小说的中国艺术思维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1BZW135。

摘  要:“江心洲”是李凤群的成长空间与文学空间,在创作中被具象化为岛屿,文本同时兼顾“岛”的结构与功能,其隔绝和联动的特质与矗立于长江边的“断桥”“灯塔”形成呼应。“长江”系列小说对“岛”这一中国文学传统意象的开发,一方面传承中国艺术思维里“岛”的描绘方法,另一方面,拓宽20世纪60年代以来海外华文文学的“孤岛”主题内涵。小说由“岛”的“废墟”和“纪念碑”式的形,呈现“废墟化”和“纪念碑性”的意,重塑乡土在时空变换中承载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关 键 词:李凤群 孤岛 废墟化 纪念碑性 

分 类 号:I207.4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