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采矿废弃地景观恢复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辛儒鸿 曾坚[1,2,3] 任兰红 李凯[1,2,3] 

机构地区:[1]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2]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3]哥本哈根大学地理科学与自然资源管理系

出  处:《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21年第16期40-43,共4页Chinese Science Abstracts(Chinese Edition)

摘  要:采矿废弃地是一种大量矿产资源枯竭后的特殊景观类型,其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生态退化及文化遗失问题日益严重,推进其景观恢复已成为全球性话题。中国的采矿废弃地问题尤为突出,现实矛盾不断积累。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中国采矿废弃地占用、损毁的土地已达226.7万hm^(2),并以每年3.3万~4.7万hm^(2)的速度增加。采矿废弃地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因子之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出台的一系列规划纲要及指导意见中均强调了废弃地生态修复及再利用问题。

关 键 词:采矿废弃地 生态可持续发展 景观恢复 生态文明建设 现实矛盾 生态退化 景观类型 矿产资源枯竭 

分 类 号:F42[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