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蒋建农 张国柱 JIANG Jiannong;ZHANG Guozhu
机构地区:[1]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不详
出 处:《毛泽东研究》2023年第3期99-108,共10页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毛泽东口述史料的搜集、校勘、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9ZDA013)。
摘 要:毛泽民是毛泽东的同胞兄弟,他们的交集不只是在家庭生活和在革命队伍中的交往,还包括毛泽民对毛泽东生平的回忆和记录。鲜为人知的是,毛泽民1937年在上海期间,曾经两次校勘、修改斯诺根据与毛泽东的谈话撰写的《毛泽东自传》的第一个中译本,即黎明书局1937年11月1日初版和20日再版的《毛泽东自传》,在先期连载于《文摘》和《文摘战时旬刊》的原稿约24000字中,有2000多字的修改和增写。这些改动,既有修辞用语方面的,如将“贫穷的农人”改为“贫农”,将“前线委员会”改为“前敌委员会”;又有史实的校订,如将毛泽东1912年入师范学校读书改为1913年,把杨开慧父亲名字的音译“杨诚志”改为“杨怀中”;还有内容的增添,如关于毛泽东分配土地给农民的方案被陈独秀否决未能提交党的五大讨论的情况,关于二打长沙时毛泽东反对城市中心论的观点,关于“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消灭敌人”的战略战术,关于1932年2月中华苏维埃政府已经对日宣战的介绍,等。《毛泽东自传》是唯一依据毛泽东本人口述所创作的毛泽东生平传记,毛泽民对这个中译本的两次校订丰富了其内容,并大大增加了它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分 类 号:A75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D231[政治法律—政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