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金法检测粪便钙卫蛋白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云豪 卢晴晴 彭欢子 许莹芊 彭嘉琪 谢小兵[1] 

机构地区:[1]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检验与病理中心,湖南长沙410007

出  处:《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3年第16期2042-2045,共4页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

基  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JJ4481);湖南中医药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开放基金项目(2018YXJS02)。

摘  要:目的 探讨胶体金法检测粪便钙卫蛋白(FC)在炎症性肠病(IBD)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60名IBD患者(IBD组)、60名大肠癌患者(大肠癌组)、60例肠炎患者(肠炎组)、60名非消化系统疾病患者(非消化系统疾病组)、60名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组)及60名健康体检者(无炎症体检者组)的粪便标本共计360份。用胶体金法检测各组FC水平,并记录各组性别及年龄、血浆、尿、粪便情况。结果 IBD组FC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而无炎症体检者组FC水平显著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体金法检测FC诊断IBD的曲线下面积为0.733,当FC取截断值为409.0μg/g时,灵敏度为60.0%,特异度为80.3%。FC水平与患者年龄、血浆白细胞计数和尿隐血、尿白细胞酯酶无相关性(P>0.05);但FC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r=0.278,P<0.001)、粪便颜色(r=0.139,P=0.015)、粪便隐血(r=0.335,P<0.001)呈正相关,与粪便性状(r=-0.139,P=0.015)呈负相关。结论 胶体金法检测FC在判断IBD病情的严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且由于该方法所需标本数少,操作简便,耗时较短,可能更适用于基层医疗单位。

关 键 词:粪便钙卫蛋白 胶体金法 炎症性肠病 粪便颜色 粪便隐血 

分 类 号:R473.5[医药卫生—护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