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德龙 Wang Delong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公安业务分社,北京100078
出 处:《新闻研究导刊》2023年第11期182-186,共5页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摘 要:“三审制”是我国出版行业的一项基本制度,旨在发挥三审人员的群体智慧,通过初审、复审和终审的逐级审读机制,最大限度避免因为某个审稿环节出现的学识有限、经验不足、疏忽大意等问题而造成出版质量问题,从而为图书质量提供制度保障。近年来,一些图书出版单位落实“三审制”工作存在弱化缺位问题,导致各种重大图书质量问题时有出现。文章查阅相关书刊网络文献,结合出版工作实践沉淀,回顾研读《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等出版法规,聚焦思考图书出版单位在落实“三审制”工作中培养编辑人才队伍、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审稿制度等关键支点存在的问题。同时,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将培养人才、激励约束人才、完善审稿制度作为研究逻辑线索,进一步分析其中存在的系统性、制度性、操作性问题,就图书出版单位培养优秀编辑队伍、健全复审终审人员激励制度、增加审读质量质检程序、筑牢新书成书重版重印前审读防线、建立图书出版单位编辑委员会等方面工作提出具体建议,以期在“建设书香社会”、新版图书品种剧增的时代背景下,为图书出版单位乃至出版行业在探索落实“三审制”主体责任对症施策、出台规范指导“三审制”工作细则、构建图书质量保障新生态体系提供参考。图书出版单位落实“三审制”主体责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个人研究视野和学术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有待出版业内外同人贡献更多真知灼见,联动赋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