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竹马灸”与应激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1

Relationship Between"Bamboo Horse Moxibustion"and Stress Respons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毛剑霞 陈红梅 鲍世超 廖玉玉 戚益飞 何勋[2] 韩数 高昕妍[2] 朱兵[2] MAO Jianxia;CHEN Hongmei;BAO Shichao;LIAO Yuyu;QI Yifei;HE Xun;HAN Shu;GAO Xinyan;ZHU Bing

机构地区:[1]浙江省衢州市杨继洲针灸医院,浙江衢州324000 [2]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100700 [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出  处:《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3年第8期1334-1337,共4页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074561,81973967)。

摘  要:“骑竹马灸”始见于宋代,是一种让患者骑跨于竹杆之上的特殊灼痛施灸法,多用于治疗痈疽。但这种疗效明确的治法并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而且当今临床应用鲜有报道。本项研究认为该种灼痛灸法的“骑竹马”过程与激发机体的“应激反应”有关,使病人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而“忘记”了疼痛。对健康志愿者的试验观察表明,“骑竹马”可以使受试者进入应激的初始警觉性反应期,其标志是个体进入惊觉状态而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活动有所加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等变化。处在“应激警觉期”并没有观察到其特有的“显型”镇痛作用,反而进入痛阈、耐痛阈明显下降的“惊觉状态”;而采用“隐型”的测痛方式,则观察到耐痛阈明显升高。可以认为,“骑竹马”能够触发机体急性“应激”,从而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学机能的改变。

关 键 词:骑竹马法 灼痛灸法 应激反应 应激激素 痛阈 

分 类 号:R245[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