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坭兴陶文化记忆的重构及其意义探究  被引量:1

Reconstruction of Nixing Pottery’s Cultural Memory in Qingzhou and its Meaning Explora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兵[1] 李晓琰 CHEN Bing;LI Xiaoyan

机构地区:[1]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530000

出  处:《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12-18,共7页Journal of Nanning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摘  要: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钦州坭兴陶诞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的钦江沿岸,这一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技艺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钦州市居于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位置,20世纪80年代左右,钦州坭兴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东南亚及中东等地区,拥有极好的外销通道和可观的市场。坭兴陶对近代中国的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作出过重要贡献,它源起唐代,至清末而艺精。作为钦州人文化记忆的独特载体,坭兴陶穿越千年历史而传承至今,离不开其不断适应社会发展从而实现自身文化记忆的重构。该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法与深度访谈法分析坭兴陶文化记忆在摹仿性记忆、对物的记忆以及交流记忆与文化记忆融合三个方面的重构,探寻其文化记忆重构的意义,进而为其他类似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同时,在当今中国与相关友好国家共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大背景下,钦州坭兴陶文化记忆的重构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中具有重要价值。

关 键 词:钦州坭兴陶 文化记忆 重构 “一带一路” 对外传播 

分 类 号:G127[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