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妇女的主体性及其书写限度——对丁玲《杜晚香》的再思考  被引量:1

The Subjectivity And Writing limitations Of Workwomen-Reconsidering Ding Ling's Du Wanxiang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丹銮 Huang Danluan

机构地区:[1]汕头开放大学教学资源开发部

出  处:《现代中文学刊》2023年第3期58-66,94,共10页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基  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0年度岭南文化项目“潮汕文化视域下的潮籍左翼女性文艺创作研究——以冯铿、陈波儿、许心影为中心”(GD20LN0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从丁玲革命信仰的具身性出发,理解她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为党“歌德”的内在意蕴以及“为大多数”文学立场的持守。《杜晚香》的创作呈现了丁玲无法被化约的女性视角及其视角下劳动妇女在历史变动中卷入时代激流的命运变迁。重访杜晚香与丈夫李桂关系的变化和杜晚香与知识女性关系的位移,从中梳理劳动妇女作为历史主体文本化的限度,包括文体篇幅与内容宽度的结构性矛盾、作者创作规定性与人物历史规定性的偏差。劳动妇女主体生成的限度,也表征了中国女性文学还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激发着我们思考“为大多数”文学书写如何以更完满的文学形式得以接续,“劳动”作为丁玲1957年之后印刻生命的动词,仍是一个思索中未尽的话题。

关 键 词:丁玲 “为大多数”文学立场 女性视角 《杜晚香》 劳动妇女 主体性 

分 类 号:I207.4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