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红梅[1] Zhang Hongmei
出 处:《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4-10,共7页Qilu Realm of Arts(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Art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规划一般项目“中国传统调式理论百年研究史研究”(21YJA760087)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唐宋燕乐调在实际应用中宫调数目逐渐减少,隋代到唐初已由三十五调减至二十八调,五代至两宋时期则减至不出七宫十二调。唐代曾盛极一时的宫廷燕乐,到了宋代无论机构规模、人才技艺、作品数量还是对燕乐的重视程度,都已不复当年。宋人重雅轻燕,不但将燕乐调纳入雅乐系统,并把大晟雅乐用于燕飨,以雅乐改造燕乐,导致燕乐日渐衰落,实用燕乐调数目的减少正是燕乐衰败的表现。另外,燕乐应律定调乐器由唐时的琵琶改变为宋时的筚篥,乐器本身的形制构造及发音特点,对二十八调的旋宫实践造成困难,也是导致实际应用中的宫调数目不断减少的重要原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7.82.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