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帅[1] Chen Shuai
机构地区:[1]湖南大学
出 处:《中国学术》2022年第2期399-404,共6页
摘 要:19世纪末之前,所谓的中国逻辑学都并未引起过多少注意,但今天当我们谈起它的时候,却好像这门学问从古至今都一直存在着。这种出人意料的态度转变不过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短短二十余年之间。早在17世纪时,傅沉际(FrancoisFurtado)、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等西方传教士就已开始尝试向中国译介欧洲逻辑学,但却未能在中国吸引足够的关注。直到清末,逻辑学才在严复的大声疾呼下,经新式教育的推动而在中国赢得一席之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16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