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静 何亮才[1] 袁梅枝[1] 吴小荣 胡其勇 廖显超 杨志强
机构地区:[1]荆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荆州434000 [2]公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血吸虫病预防所 [3]荆州市沙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监利市血吸虫病防治所
出 处:《江苏预防医学》2023年第3期350-351,362,共3页Jiangsu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摘 要:目的 了解荆州市血吸虫病病人肝纤维化程度。方法 2021年在荆州市公安县、监利市、沙市区等3县各随机抽样1个乡镇,每个乡镇整群抽取100例既往有血吸虫病治疗史者进行肝脏超声显像检查分级、肝纤维化血清学检测、流行病学个案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300例,发生肝实质性改变的占78.67%(236例),其中I、II、III级改变分别占52.00%、21.67%、5.00%。检出血吸虫病肝病80例,占26.67%,主要集中在男性(占66.25%)、≥50岁(占92.50%)、农民(占83.75%)和治疗≥5次(占66.25%)。男、女患者发生肝实质改变分别占79.53%、77.51%,均以Ⅰ级改变为主。<30岁各组以0级为主(占100.00%),≥30岁各组均以I级为主(分别占33.33%、50.00%、53.91%、50.50%、61.29%)。病例血清学检查结果异常率以CG(19.66%)、HA(46例,占15.33%)、PⅢP(30例,占10.00%)较高;Ⅱ级改变以HA(30.43%)、CG(32.20%)异常为主,Ⅲ级以CⅣ(占33.33%)异常为主。结论 荆州市血吸虫病例肝纤维化程度较高,以I级改变为主,与病例治疗次数、接触水体方式存在一定关联。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13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