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华摄[1] 陈春宇 陈浩[1] 廖艺[1] 向军[1] 彭俊生[1] 杨祖立[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普通外科(胃肠外科)、广东省结直肠盆底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市黄埔区中六生物医学创新研究院,广州510655
出 处:《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23年第8期802-802,共1页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基 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项目(2020B1111170004);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1010计划项目[1010CG(2022)⁃20]。
摘 要:由于操作简单、吻合口少及保留正常的十二指肠通道等特点,管状胃与食管吻合是近端胃切除术后主要的消化道重建方式之一,但由于食管胃结合部结构和功能的缺失仍存在较高的食管反流发生率。为了改善近端胃术后的食管反流,笔者单位多年来不断探索,通过管状胃、胃底重建、胃底折叠和类双肌瓣的食管残端包埋等复合抗反流技术对腹腔镜近端胃切除管状胃食管吻合术进行了改良,同时利用侧侧吻合技术减少吻合口狭窄的发生。本文与同道分享腹腔镜下近端胃切除管状胃食管改良吻合的手术视频及相关操作经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