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异病同治六君子丸临床新用举隅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春花 杜栩名 李美香(指导) 丁璐 

机构地区:[1]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102200 [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0

出  处:《光明中医》2023年第16期3215-3217,共3页GUANGMING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职工技术协会职工创新工作室项目;北京市昌平区总工会职工创新工作室项目。

摘  要:中医看病不仅辨病种,更注重拨开疾病的表象寻找发病缘由。不同疾病,若发病缘由相同,即使临床表现各异,亦可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法,这一现象被概括为“异病同治”。异病同治理论经过历代医家的临床验证,成为中医治则的基本特点之一,并纳入中医学课本,即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相同的病机和证,可以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六君子汤由补气之祖方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而成,为健脾益气、燥湿化痰之名方。因“丸者,缓也”,又脾虚是一个慢性状态,故六君子汤被做成丸剂,即六君子丸,被临床医师广泛应用。笔者团队以异病同治为原则,临证使用六君子丸治疗痰气郁结型郁病即梅核气、脾虚湿蕴型湿疮即急性湿疹、痰湿蕴肺型咳嗽,效如桴鼓。故整理成文,与同道共享。

关 键 词:异病同治 六君子丸 郁病 梅核气 湿疮 咳嗽 

分 类 号:R289.5[医药卫生—方剂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