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佛教造像艺术风格浅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佳林 叶原[1]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美术学院

出  处:《中国美术》2023年第4期100-101,共2页Art in China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宗教学一般项目“6世纪上半叶中国北方地区佛像民俗化研究”,批准号:20BZJ014;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朝佛教造像中的儒、佛文化互动研究”,批准号:2018QNYS6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批号:SWU1709114。

摘  要:北魏早期的佛像带有浓郁的中印度色彩,造型保留了从印度流传过来的大部分形象特征,以犍陀罗风格为主,同时融入了印度笈多王朝的造像特点。彼时,西域高僧进入中土传教、授经,带来了犍陀罗样式的佛像,使得工匠在最初造像的过程中参考的佛像样式基本源自佛教经文,故北魏早期的佛像往往是依据经典仪轨制作而成的。北魏初期的造像梳波浪式发髻,面部圆浑,有高鼻梁和深眼窝,身材高大雄伟,衣褶为扁平状上加刻阴线,乃犍陀罗样式的沿袭。还有一些造像除了有犍陀罗风格之外,还带有笈多地区的造像特点,比如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位期间由菀申所造的鎏金铜佛立像。

关 键 词:魏太武帝 犍陀罗 北魏早期 金铜佛 立像 拓跋焘 笈多王朝 扁平状 

分 类 号:J315[艺术—美术] K239.21[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