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文学中“半公共化”家庭空间的文化隐喻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洪磊[1] 

机构地区:[1]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争鸣》2023年第6期64-68,共5页

基  金: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延安时期外国文学译介及其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6BZW129)的研究成果。

摘  要:近现代以来,风起云涌的时代浪潮冲击着整个中国社会,家庭不但作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被裹挟其中,而且因其在中国传统文化结构中的特殊地位备受瞩目。五四文学中的家庭多被描述为束缚和阻碍个体与社会结合的牢笼,封闭的家庭空间与社会公共领域的分野较明确。而延安文学中家庭空间与外部社会空间互相渗透、融合的程度不断加深,其内部的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边界转而模糊,一种“半公共化”的新的家庭空间逐渐显形。在与政治意识形态高度同构的情况下,新的家庭空间重塑了成员的身份意识、性别观念、情感体验,生产出新的家庭伦理关系与秩序.

关 键 词:社会公共领域 延安文学 私人空间 文化隐喻 公共化 家庭空间 政治意识形态 性别观念 

分 类 号:I206.6[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