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韩松刚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文学院 [2]江苏省作家协会
出 处:《南方文坛》2023年第5期33-41,共9页Southe1rn Cultural Forum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文学经验和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文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9ZDA277。
摘 要:不管我们是否承认,在大部分时间里,或者说在大部分文学作品中,乡村始终被视作是一个与城市相对立的地方。当然,这种对立的观念不仅仅发生在中国,即便是在西方世界,这种城乡对立的观念,其源头也可以追溯至古典时期。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从城乡关系的角度对人类社会各阶段特征曾经做过高度的总结,他所指出的古典时代“城市乡村化”、中世纪欧洲“城乡对立”、亚细亚古代“城市和乡村无差别的统一”、近现代“乡村城市化”等结论,揭示了世界历史上城乡关系的演变规律,对于我们认识当今中国的城乡关系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