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就业“去工业化”成因测度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董雪兵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8期156-156,共1页CHINESE SOCIAL SCIENCE DIGEST

摘  要:我国制造业就业份额和制造业就业总量在2013年左右达到顶峰,此后一直维持下降态势。劳动生产率效应主导了2013—2018年制造业就业总量的下降。劳动生产率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均减少了制造业劳动力需求,且劳动生产率效应贡献最大;其次是产业结构效应中的水平分工结构效应、垂直分工结构效应和来源地结构效应中的中间品国内市场份额。增加值率效应、需求总量规模效应和来源地结构效应中的最终品国内市场份额增加了制造业劳动力的需求,其中需求总量规模效应贡献最大。制造业就业份额下降是劳动生产率效应、产业结构效应、需求总量规模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劳动生产率效应起主导作用,仅增加值率效应增加了中国制造业就业份额。2013—2018年间多数新兴国家制造业就业总量和就业份额都发生了下降,与中国相似的是,劳动生产率效应主导了多数新兴国家制造业就业份额的下降;产业结构效应主导了多数发达国家制造业就业份额的下降。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增加值率效应对制造业就业份额提升作用较小。

关 键 词:国内市场份额 制造业就业 产业结构效应 水平分工 新兴国家 增加值率 垂直分工 规模效应 

分 类 号:F426[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