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静枫 Huang Jingfeng
机构地区:[1]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
出 处:《文艺研究》2023年第7期106-120,共15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戏曲史编纂研究(1921—2021)”(批准号:22B B034);上海市教委“曙光计划”项目“当代中国戏曲论争研究”(批准号:21SG48)成果。
摘 要:从“三阶段论”的出台,到对只演旧戏的质疑,又到“三并行论”的亮相,再到分工达成共识与“两阶段论”的提出,延安京剧改革思路呈现出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出现不同思路的根本原因是领导者和实施者对“戏曲改革究竟从何入手”这一问题认识不一。各方尽管就“戏曲改革的最高目标是创造民族新歌舞剧”达成共识,但对于当前阶段的任务为何,看法并不统一。这本质上是对政治与艺术先后关系认知的不同导致的。通过论争,延安戏曲界完成了京剧改革内在逻辑的确立:新内容需要变更旧形式,当新内容与新形式实现高度融合时则意味着另一“品种”的诞生。换言之,旧戏转型和变革的核心是形式和内容相匹配的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6.7.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