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佛教造像中的“微笑”内涵与外延释读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尹智欣[1] 王晶宇[1] 

机构地区:[1]鲁迅美术学院

出  处:《艺术工作》2023年第3期21-23,共3页Art Work

摘  要:云冈石窟是中国东部地区最早的石窟,对此后中国石窟造像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云冈石窟的开凿分为三期,这三期佛教造像从形象到服饰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笔者发现“笑—慈善”的表情模式是这三期佛教造像所共同具有的稳定的特征。微笑的表现是中国古代佛教造像艺术中一个突出现象,没有哪门艺术像中国古代佛教造像那样执着于表现微笑而且有着丰富多彩的呈现。云冈作为佛教石窟中国化的开始,笔者以微笑表情为何在云冈佛教造像中形成一个稳定模式为切入点进行探讨,通过探讨着重对其背后所体现不断本土化的进程进行深入讨论,除此之外,也对微笑背后所反映的世俗化、民族化以及多元文化思想的交融进行浅析。

关 键 词:微笑 云冈石窟 多元文化 思想交融 

分 类 号:K879.3[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J315[历史地理—历史学] B948[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