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谭菲 张亚茹[1] 平耀东[2] 王征[1] 张莹[1] 姜樽晓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放射治疗科,北京100142 [2]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药剂科,北京100142
出 处:《当代护士(上旬刊)》2023年第7期128-130,共3页Modern Nurse
摘 要:本研究对2015年1月—2021年5月本院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的47例发生奈达铂过敏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47例患者出现过敏时的化疗疗程数为第一周期至第六周期,其中发生率最高的为第一周期,发生例数为24例,发生率为51.06%。47例患者中,40例(85.11%)过敏反应发生在给药0~30 min内,占比最高;34例患者经对症处理后30 min内好转,占比为73.91%。47例患者的过敏反应累及器官主要涉及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皮肤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以及消化系统。奈达铂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药物使用周期及输液时间密切相关,过敏反应可累及多个系统。全面评估、规范输注、密切观察可有效降低奈达铂过敏反应的发生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