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彝志》中彝族五管芦笙“六音”初探  被引量:1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Six Tones"of the Five-pipe Lusheng of Yi Nationalit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贾巴阿叁 罗艳[2] Jiaba'asan;Luo Yan

机构地区:[1]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学院 [2]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出  处:《音乐研究》2023年第4期80-90,共11页Music Research

摘  要:彝族五管芦笙“六音”:笃、沽、尼、能、、布,载于彝族古籍《西南彝志》,是彝族古时遗留下来的独特音名,具有乐律学的意义,也体现了彝族先民的阴阳观和生殖崇拜的哲学思想。通过彝族阴阳观念、彝族传统音乐的不同种类音阶探寻和芦笙实践三个维度考论“六音”的音名和音准,得出:“六音”以“鸠、布”中心对称,“笃、沽”为阳,“尼、能”为阴的彝族音名排列;以“笃”为主音、“布”为偏音(经过音)的宫调式音阶“笃(1)-尼(2)-能(3)-布(4)-鸠(5)-活(6)”;以“活”为主音、“布”为偏音的羽调式音阶“活(6)-笃(1)-尼(2)-能(3)-布(4)-鸠(5)”。

关 键 词:西南彝志 五管芦笙 六音 阴阳观 彝族音阶 

分 类 号:J632.12[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