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同济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药剂科
出 处:《家庭用药》2023年第8期41-41,共1页
摘 要:中国人以白为美,是根深蒂固的观念,早在夏朝时期就已产生了“美白”技术。“三代(夏商周时期)以铅为粉”,一般是将白铅化成糊状的面脂,使用时就能涂成个大白脸,欧洲也有类似的情况。在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收载了很多种具有美白作用的中药,其中还提到了美容药品的独特剂型——面脂。到了唐代,经济繁荣,盛行使用口脂、面脂和手膏等药物化妆品。到了宋代,药物美容方剂继续发展,如《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里面就有近百首美容方剂。在这些美容方剂中,有一位“常客”,那就是白芷。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