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阐释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4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Inclusive Finance and the Equaliza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艳华[1] 吴忆莲 Liu Yanhua;Wu Yilian

机构地区:[1]安徽工业大学,安徽马鞍山243032

出  处:《区域金融研究》2023年第7期5-16,共12页Journal of Regional Financial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政府嵌入的小额信贷精准扶贫政策有效性研究”(18BGL168)。

摘  要: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直接和间接推动作用;实证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产生结构效应和收入效应。结构效应表现为数字普惠金融对教育、文化和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显著推动作用,对社保公共服务均等化作用不显著;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等不同维度对不同类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作用性质也不相同。收入效应则表现为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收入效应具有地区异质性,体现为数字普惠金融在低收入水平地区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具有显著性作用,而在中高收入水平地区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据此,文章提出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 键 词:数字普惠金融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结构效应 收入效应 

分 类 号:F832.0[经济管理—金融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