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田颖可 马行空[2] 彭佳慧 黄亚红[1] TIAN Yingke;MA Xingkong;PENG Jiahui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2]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7
出 处:《浙江农业科学》2023年第9期2284-2289,共6页Journal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项目(BE2019393)。
摘 要:为从食物丰容的角度探究不同投喂方式对中华绒螯蟹生长的影响,本实验选用体重为(7.19±0.64)g的中华绒螯蟹,单只饲养于底面直径15 cm的食品级塑料容器,以椎实螺与人工饵料为投喂丰容的饵料,设置了轮转投喂、混合投喂两个投喂丰容的实验组,并以纯饵投喂和纯螺投喂的两个非投喂丰容组为对照组,进行28 d的投喂饲养。其中轮转组每2 d先后投喂人工饵料和椎实螺,每4 d为轮转投喂的一个周期,混投组同时投喂人工饵料与椎实螺;纯饵组、纯螺组分别全程投喂人工饵料、椎实螺。实验结果表明,纯螺组及混投组中华绒螯蟹存活率显著高于纯饵组(P<0.05),即实验全程均有椎实螺投放的两组存活率更高。轮转组摄入的人工饵料量显著高于对应时段的纯饵组(P<0.05),但摄入的椎实螺量显著低于对应时段的纯螺组,且轮转组与混投组的人工饵料与椎实螺摄入量的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中华绒螯蟹更喜食人工饵料。体重检测结果显示,混投组中华绒螯蟹体重增长显著高于纯螺组(P<0.05),其余各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饵料系数也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丰容组人工饵料摄入量低于纯饵组,在生产上可进行更少的投入以节约成本。窒息试验结果表明,纯螺组中华绒螯蟹耐缺氧能力最高,丰容组其次,纯饵组最低。椎实螺虽不及人工饵料适宜生长,但作为动物性饵料起到了饵料丰容的作用,混合投喂时的生长效果与人工饵料相近,是一种可获得更佳生产效益的投喂方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